【廣編特輯】「小孩現在幾公分啦?」、「哎呀∼怎麼隔壁弟弟都長得比他高呢?」、「那麼小隻要多吃一點呀」,這些話爸媽聽在耳裡好熟悉,但聽在心裡卻不是很舒服。孩子不管甚麼階段總是會聽到這些問題,但孩子真的高矮天注定,還是時間沒到而已?

別誤會孩子不長,是你誤會青春期啦

面對孩子身高這件事大致可分為兩種家長,一種是"等待青春期組",覺得孩子在這段時間內身高會長得特別快,如果再搭配飲食與運動,那身高應該就不會太難看;另一種是"基因決定組",想想自己與另一半不是太高、或已經很高,那孩子的身高想必也就是如此。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 林美慧醫師表示,其實兩種都不算錯,重點是誤會了青春期的時間,而基因也不是絕對! 

林美慧醫師解釋,孩子的生長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嬰幼兒到4歲前的猛長期,第二階段是4歲到青春期前的平穩期,第三階段就是大家所說的青春期。但林美慧也指出,多數人所認為步入青春期的階段特徵其實都是錯誤的,所以才會有許多家長覺得"為何青春期我的孩子卻沒長高?"的狀況發生。

 

novon_0806_02new.jpg

          了解青春期的時間,才能掌握孩子的生長進度

資訊錯亂霧散散,了解三要二不簡單顧因仔

了解了青春期的時間後,家長們還可以為孩子的身高做些甚麼?對此林美慧醫師也提出了「三要二不」的建議: 

【要記錄】 
除了出生後每次固定施打疫苗的基本測量外,建議爸媽每半年,或每年就幫孩子測量一次身高,並製作生長曲線圖,才能有效紀錄孩子的成長進度是否平穩且在標準內。 

【要觀察】 
孩子在步入小學後,學校每年會幫孩童測量身高,以至於許多家長在6歲後就放手交給學校處理。但醫師強調,學校只是單純的做"紀錄",除非孩子的身高低於標準3%才會個別通知,但其實如果每年平均的成長速度都過慢且平均值也偏低,這時家長就應該提高警覺。 

【要評估】 
如果孩子身高比較矮小(身高低於標準第三百分位),林美慧醫師建議孩子最遲在4~6歲時即可做一次專業性的評估,否則也可在6~7歲時做此專業評估。專家及醫師會從各方面的數據評估孩子的生長是否有過慢或早熟的問題,若數據漂亮當然好棒棒,但有問題也能提早發現,對症下藥。 

【不過矮也不過高】 
孩子身高的數字總是讓家長擔心,但也千萬別以為沒低於第三百分位或高於第九十七百分位就沒問題,即使在生長曲線表正常範圍內,太高或太矮都有可能是生長狀況出現問題;醫師解釋,偏矮小的孩子提早治療才有更多空間補強,而太高的孩子可能有性早熟的疑慮,提早步入青春期,生長板也癒合的早,最後平均身高未必會比同期晚發育的孩子來的高。

爸媽別急!專業評估後再動作

孩子都是爸媽心頭的一塊肉,但林美慧醫師也提醒,身高問題一定要先請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後再做治療,千萬別亂聽信民間偏方,或讓孩子變成保健食品的藥罐子,因這些只會越補越糟糕;另外,單純施打”性荷爾蒙抑制劑”也不是絕對治療方法,必須依照孩子身體狀況來進行其他治療才有效果。林美慧醫師強調,家長們千萬別嫌麻煩,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想要孩子平安健康身高漂亮,只要觀念清楚正確就不必擔心囉。

蘋果日報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806/380900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美慧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